电脑高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20|回复: 9

中国象棋中对“车”来历的反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12-27 13: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表于 2002-12-29 11: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选的2,

从古代中国的战术思想演化来看,魏晋以前的车马骑兵战术还是比较流行的。而鼎盛时期这是春秋战国到秦这段时间。
因为这个时期,冶金工业还不算发达,古代对所谓盐铁等商人经济非常不重视,虽然能够造出无双的名剑,但是要大规模生产步兵骑兵用铁甲还是很困难。这个时候用马作动力,一个车夫,n个拿枪或戟(多为戟,适合劈砍)的高速战斗平台当然就受欢迎咯,这也部分取代了重骑兵的功能。
但是要记住,再战争中,不,准确的应该说是战术中重型战斗平台并不受大多数人的欢迎。中外都是这样。(不是指第3项中的机械)。笨重,需要保护,维护成本高,训练成本高等缺点抵消了攻击力高等优点。

话又说回来,为什么秦朝能够那么厉害的灭掉6国,就是因为占据了汉中平原的粮食,和巴蜀的铁矿煤矿。逐渐取代了站车冲击的打法,因为此时的重步兵和重骑兵的防护力足够了。灵活机动有攻击力的战斗队伍始终受军事指挥家门的欢迎。这也是胡服骑射等战术能够融合的原因。

中国的历史,又翻过了一页 :twisted:
发表于 2002-12-29 11: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下。

我了解的中国战车是多人乘骑,不像罗马的单人或双人
没有什么防护,就是一木头台子加栏杆,上面的人拿着1丈的武器,
一般是3~4匹马,马前面的木头辕也纵向插了两个矛,用来冲击方阵部队

所以可以想象,他的冲击力和破坏力还是不错的,

但是一旦想办法让他停下来,嘿嘿……

BTW:燕赵秦盛产马匹,且多平原,也是一个原因
发表于 2002-12-30 10: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2
象棋的形成时代在五胡乱华时代(南北朝已有象棋的记载),此时在中国正是战车时代末期。
骑兵时代来得很晚,骑兵是随着钢制兵器的成熟(因为铜制兵器硬而脆,只善砍刺不善格斗)和骑乘技术的发展而来的(主要是东汉时期马镫的发明),此前无论是中国的战国还是西方的罗马,骑兵其实只是“骑马的重步兵”,主要的战斗都是在步下完成的,马上只是提供运输和开始的一次突击(电影“埃及艳后”在这点上错了),战车虽然已经不是如春秋年代的主战兵器,但仍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依然是主战突击兵器之一(实际是人肉坦克)。三国到五胡乱华正是随着马战技术和钢制兵器的成熟,骑兵完全取代车兵的年代。到南北朝时期战车就完全由重骑兵取代了(不过重骑兵在中国也没存在多久,到唐末就消失了)。
3是绝不可能的,因为投石机实际是炮(炮原写作“砲”,就可看出来),城门车在中国从来不是主战武器(因为中国城不是西方式的城堡,像电视剧里的厚重砖城墙其实很少见,大部分城其实只是低矮的土城而已,攻城更类似于野战的攻高地),至于箭车,到元代才出现,这个时候连日本都学会象棋了(不要把小说里的什么箭楼楼船之类的当真,小说里大都是根据明代的情况瞎驺的,三国里诸葛亮火烧藤甲兵居然连火药都用上了)。
实际上各种工程车在中国都是在宋代以后才大发展起来的,所以“车”和工程车是毫无关系的。
 楼主| 发表于 2002-12-30 11: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说来,我是把发石车说错了。
还有兄弟讨论吗?
发表于 2002-12-30 11: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单从“车”的速度和攻击能力上来说,我就偏向于2。
发表于 2002-12-30 13: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2
晕啊!!!!!!!!!!!!!!!!!
没想到CM里面不只是高手如云,还个人对历史了如指掌啊!!!!!!!
小弟佩服啊!!!感慨万千!!!
发表于 2002-12-31 15: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 ,如:《楚辞·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据上述情况及 象棋的形制推断,象棋当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的足球游戏,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早期的象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在这种棋制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一种叫"塞"的棋戏,只行棋不投箸,摆脱了早期象棋中侥幸取胜的成分。

  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格五"。从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 ,可以映证汉代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象戏·序 》,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礼居丛书》载《梁公九谏》中对武则天梦中下象棋频国天女的记叙和牛僧孺《玄怪录》中关于宝应元年(公元 762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段故事。结合现在能见到的北宋初期饰有"琴棋书画"四样图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间的棋盘来表示棋的苏州织锦,和河南开封出土的背面绘有图形的铜质棋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国际象棋颇多相似之处。当时象棋的流行情况,从诗文传奇中诸多记载中,都可略见一斑。而象棋谱《樗薄象戏格》三卷则可能是唐代的著作。 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北宋时期,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著术问世,民间还流行"大象戏"。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 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家澈户晓", 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南宋还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 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 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梦入神机》、《 金鹏十八变》、《桔中秘》、《适情雅趣》、《梅花谱》、《竹香斋 象棋谱》等。杨慎、唐寅、郎英、罗颀、袁枚等文人学者都爱好下棋 ,大批著名棋手的涌现,显示了象棋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喜爱的状况。 新中国建立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56年,象棋被为国家体育项目。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比赛。1962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下属组织──中国象棋协会,各地相应建立了下属协会机构。40多年来,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赛的推动, 象棋棋艺水平提高得很快,优秀棋手不断涌现,其中以杨官磷、胡荣华、柳大华、赵国荣、李来群、吕钦、许银川等最为著名。


我选1。。。

只能说,开始的时候,车是负重单位——运弹车辆,之后的演变,各位可以去查书,慢慢的就变成这样子了。。。一车十子寒呀。。。
 楼主| 发表于 2003-1-1 10: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言之有理。
你的意思是指发明象棋的人们当时没有想到车在象棋中的地位。
发表于 2003-1-3 11: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joe.ye"]言之有理。
你的意思是指发明象棋的人们当时没有想到车在象棋中的地位。[/quote1]

对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master.org

GMT+8, 2024-11-21 09:31 PM , Processed in 0.0151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